型号 | 高度 | 业务接口 | 交换容量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X308P-48Y-N | 1U | 48 x 25GE SFP28, 8 x 100GE QSFP28 | 4.0Tbps | |
CX532P-N | 1U | 32 x 100GE QSFP28, 2 x 10GE SFP+ | 6.4Tbps | |
CX564P-N | 2U | 64 x 100GE QSFP28, 2 x 10GE SFP+ | 12.8Tbps | |
CX664D-N | 2U | 64 x 200GE QSFP56, 2 x 10GE SFP+ | 25.6Tbps | |
CX732Q-N | 1U | 32 x 400GE QSFP-DD, 2 x 10GE SFP+ | 25.6Tbps |
完全对标Azure、Facebook、AWS等一线大云,与他们共享技术红利,帮助用户在只采用盒式网络设备的前提下仍然能够搭建出不同规模(中小-超大规模)的扁平化云网络,使用户在享受高性能、按需自由扩展的同时,最大限度地降低云网络的TCO。
通过AFC Plugin/Agent与云管对接,在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前提下,实现Overlay功能的卸载和配置的自动化,无缝地将云网络彻底融入到云中,使得 Cloud OS 能够对三大基础设施完全一致地统一管理、按需伸缩、自动调度,同时将网络以图形化/页面化的呈现,帮助用户减少了设备配置的复杂度,提高业务的上线速度,降低运维难度,提高管理效率。
在该网络中,每台交换机的软件系统与硬件平台是完全分离解耦的架构,星融元的网络操作系统AsterNOS能够运行在任何支持SAI接口的硬件平台之上,星融元的硬件平台也能够支持运行任何支持SAI接口的操作系统,帮助用户从传统网络“软件系统与硬件平台紧密耦合”的黑盒中解放出来,摆脱厂商锁定。
每台交换机上运行着基于SONiC的开放的网络操作系统AsterNOS,它将标准Linux内核之上的容器环境开放给了第三方应用,任何曾经运行于x86虚拟化世界中的运维管理工具都可以直接运行在AsterNOS上,在不带来任何额外开发工作量的前提下,为云网络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提供与原有方法完全一致的体验,提高运维效率;另一方面,客户未来如需业务扩展,AsterNOS能够支持新特性的快速开发,有效帮助用户节省新设备采购成本。
CX-N系列云交换机所搭载的交换芯片具备业界领先的超低时延能力, Port to Port 400ns的转发时延(Full Feature),可满足高频交易、大数据分析、AI、IoT、VR/AR/MR、Ceph等延时敏感型应用的超低时延需求,同时能够提高设备带宽利用率,为用户带来极速的网络体验。
支持DCB(Data Center Bridging)、ECN(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)、RoCE(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)、DCTCP(Data Center TCP)、DCQCN(Data Center Quantized Congestion Notification)等数据中心高级功能,构建“低时延、零丢包、高性能、低成本”的数据中心网络。
无需建设专用网络,一张物理网络承担多种类型业务,降本增效保护投资
业务网络之间使用通用的以太网技术互通,无需额外协议与技能
用户只需要维护一张网络,提供统一的配置下发与运维平台,减少工作量,专家24小时提供支持
供货周期短,速度快,国内厂商沟通效率高
目前只有Mellanox厂商有成熟的IB产品&方案,厂商锁定,方案价格非常昂贵
InfiniBand采用单独的通讯协议,非TCP/IP协议族,无法做到与其他网络设备互通互访
除了建设专门的IB网络外,IB专网运维依赖原厂,故障定位困难,且解决问题时间较长
受各种因素影响,IB交换机供货周期长,且不确定性高,增加项目风险,影响业务扩展
CX-N系列云交换机单设备吞吐量最高达12.8Tbps(单向),轻松满足持续高速增长的数据流量对高性能网络的需求
可为用户提供最高32个400GE或128个100GE超高速以太网接口,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各速率端口的需求,帮助用户进入400Gbps光纤连接开箱即用的时代
运行在CX-N系列云交换机内部的AsterNOS网络操作系统开发了思科风格命令行,帮助各行各业的用户能够快速地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开放网络
在AsterNOS的开放网络中,用户原有的技能、工具能够被无障碍重用,不必再为部署和使用开放网络支付额外的成本
CX-N系列云交换机支持MC-LAG(Multi-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),从而提供高可靠、高性能、无环路、可独立升级等特性,带来设备故障业务无中断的应用体验
提供具有特色的一致性Hash算法实现负载均衡,只对故障链路上的流量重新进行负载均衡,最大幅度降低故障对流量的影响,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实用性和稳定性
支持REST架构的Cloud OS、DevOps平台、第三方应用都以SDN的方法自动化地管理、调度Asterfusion云网络
将云网络完全融入到云计算软件定义、弹性调度、按需扩展、自动运维的世界中
开放REST API 接口协同云网控制器,简化网络管理和运维难度